首页 >> 牛筋面机

大连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破胶机

时间:2022/08/13 05:06:46 编辑:

大连: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

大连: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 2010: 大连的工业有百余年的沧桑历史。5年,与之相比,无疑太短。但“十一五”期间的这5年却让大连工业步入崭新境界,构建了新型工业化体系。 这5年,大连工业每一天都体验创新带来的惊喜;这5年,大连工业每一刻都在权衡发展与节能环保的分量;这5年,创新与节能的思维碰撞出低碳产业,大连的新兴产业也由此一发而不可收;这5年,大连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出实实在在的果实,不仅顶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还形成独具特色、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大连产业的新优势。

快速科学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北振兴的战略发展良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依托港口和口岸优势,适应全球市场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全面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风电、核电设备以及太阳能产业等新能源领域积极探索、全力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也不断壮大;造船、石化、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全面升级。在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和“三网合一”等发展机遇牵引下,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实力明显增强,为“十二五”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2009年年底,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165亿元,增长16.7%,完成工业增加值1733.1亿元,增长17.5%。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5214户,比“十五”末增加3104户。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70户,比“十五”末增加44户,其中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5户,比“十五”末增加两户。石化股份、西太平洋石化产值分别达到647亿元和340亿元。国有及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控股企业增加值比重由“十五”末的48∶28∶24调整为36∶42∶22。

“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不再不惜一切代价地盲目追求数字增长,能源环境成本也成为其发展的一大评价指标。2009年,我市实现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0.83吨标准煤,同比降低5.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28吨标准煤,同比降低7.3%。从2005年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1.01吨标准煤,下降到2009年的0.83吨标准煤,4年累计下降17.8%,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201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2吨标准煤,同比降低6%左右;为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向产业链高端提升

在“十一五”规划制定之初,大连就因独具的产业、区位和优势,已成为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那时,大连进行了这样的定位:随着产业与国际经济日益融为一体,大连市主要产业将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并逐渐向价值链的高端提升。

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提升,就必须有合理的工业结构。5年来,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曲轴、风电、千万吨级加氢反应器、大功率内燃机车、中远造船、PTA、英特尔芯片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重点发展了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与产品结构更趋合理。长兴岛临港工业园区、花园口、大孤山石化园区、松木岛化工园区、旅顺船舶配套工业园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初步形成船舶制造、重大装备、轴承、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提升,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5年来,大连工业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5年间,全市累计开发新产品7000余项,组织实施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项目8项,支持产业技术创新项目411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大连船舶重工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22米自升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大连重工·起重成功研制的造船用两万吨超大起重量桥式起重机获得中国企业新纪录重大项目称号;一重加氢制造的百万千瓦级核岛压力容器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橡塑研制完成的国内首台大型挤压造粒机国产化机组落户燕山石化,标志着我国大型乙烯装备完全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

“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国家和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3户,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1户,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7户。我市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数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大连重工·起重、大连船舶重工两户企业进入全国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前百名行列。

无论是调整产业结构,还是企业创新,大连从不闭门造车。在“十一五”制定之初,大连就将自己定位于国际知名的产业转移承接地。“十一五”以来,大连工业利用外资工作成果显著,截至2009年年底,我市实际利用外资145.9亿美元,其中工业利用外资69.9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47%。新批工业外资项目1086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11家。英特尔芯片、固特异轮胎、STX系列造船、大众发动机、变速箱、蒂森克虏伯镀锌钢板增资、新加坡万邦集团、中远船务、中远造船、中集集团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

打造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

大连工业是从装备制造业开始的,装备制造业更是大连传统优势产业。翻开2006年7月制定的《大连市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记者看到,大连地区装备制造业中长期的总体发展思路是这样定位的:致力于技术水平和先进产业制造能力的升级,致力于总量规模和大型标志性优势企业集团的培育。从国内竞争优势性向国际竞争优势性产业发展,从区域独立发展性向区域联合、优势拓展性发展,从“轻”散、“重”弱性向“轻”特、“重”强性发展。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交通运输装备、重大技术装备、基础机械装备三个重要产业领域。通过发展,使大连地区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在全国装备工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截至2009年年末,我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592户,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增加值827.9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8%,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6.4%,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大船重工、重工起重集团、中远船务等3户企业产值超过100亿元。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大连船舶重工、机车、冰山、机床、重工起重、瓦轴、船柴、船推、船阀、一重大连加氢、大连中远船务、电瓷、橡塑机、大一互等企业是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大型船舶、内燃机车、船用螺旋桨及阀门、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核环吊、核压力容器、加氢反应器、风电机组、工业制冷设备、轴承、互感器、线路瓷绝缘子等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位居第一。

“十一五”期间,我市装备制造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8K90MC-C曲轴是国内规格最大的曲轴,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风电机组2009年已批量生产2000套,进入世界风电制造业前10位;3兆瓦风电机组研制成功;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始终保持国内技术领先地位,占国内市场半壁江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和谐型9600KW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成功下线,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功率最大、技术水平最高、性能指标最先进的中国品牌机车;机床集团研制的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电主轴、滚珠丝杠等实现批量化生产。以大众一汽30万台轿车发动机和道依茨柴油发动机项目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代表,我市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基地之一。随着奇瑞整车项目落户保税区,大连的汽车产业也翻开了新篇章。

5年来,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成效显著。重工起重1.5兆瓦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开发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核电站用核岛环行起重机,结束了核环吊依赖进口的局面。瓦轴集团攻克了风电转盘轴承高可靠性等核心技术,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风电轴承制造企业。机床集团研发的新一代大功率高速精密电主轴,综合性能居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中空强冷滚珠丝杠可使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提高50%左右,填补了国内空白。光洋科技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数字总线开放式数控系统;机床集团、光洋科技、大森数控、东信自动化等4家企业研制的五(多)轴数控系统开始装备国产数控机床。一重大连加氢公司在国内率先研制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压力容器,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我市造船业更是卓而不群。“十一五”以来,我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2009年我市船舶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84亿元,增加值达到155亿元,完工量达到484万载重吨;2010年我市造船能力预计达到750万载重吨。

目前,大连已经形成了三大造船基地:大连湾造船基地、长兴岛造船基地和旅顺口造船基地。船舶工业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力度,推进船舶制造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规模化。大连船舶重工是国内最早进入海洋工程建造市场的造船企业,具有建造浮式生产储油船、半潜式平台、自升式平台等业绩,在海洋工程建造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中远船务集团已强势进入海洋工程市场。长兴岛造船基地将成为国内重要的海洋工程制造基地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大了对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船舶配套产品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掌握了一批先进技术,一些新型的船舶配套产品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如大连船柴生产的新型船用大马力低速柴油机、大连船推研制的超大型船用螺旋桨、大连船阀研制的新型船用阀门,特别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联合中国一重和国内两大船舶集团合资成立的华锐曲轴公司,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项目建设和产品研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现已累计生产出46根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

全面发展的工业体系

经过“十一五”建设,我市初步构建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化、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全市石化、装备制造、船舶制造与电子信息等四个优势支柱产业向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转变效果明显,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体系。

大石化2000万吨炼油、西太平洋10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已经完工,我市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050万吨,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一。石化产业在拓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方面取得突破,120万吨/年PTA、70万吨/年PX、30万吨/年甲醇等项目已经完工,大孤山已经成为我市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大化搬迁项目基本完工。随着染化集团搬迁等项目建设,松木岛将成为又一个化工集聚区。固特异环保搬迁进展顺利,海湾工业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子午胎生产基地。 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和产品相继投产。华录集团建立的蓝光关键件、整机、光盘及母盘、节目源标准一条龙项目填补国内空白,蓝光整机实现批量生产;大显东芝电视生产的高清液晶电视机,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大显电子自主开发的液晶电视机形成30万台的生产能力,并成功出口日本,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唯一具有自主品牌的数字电视机;LED产业化项目已经竣工;英特尔项目已经开工,进展顺利。大显集团、华录集团、辽无二电器有限公司跻身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在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装备、光电子、数字视听、移动通信、工业控制和管理等重点领域,研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产品。佳峰电子的全自动集成电路后工序焊接设备、粘片设备,在性能价格比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路明科技的GaN(氮化镓)基高性能发光二极管芯片获重大技术发明奖;宇宙电子的车用MOS场效应器件填补了国内空白;大显网络开发出包括IPTV在内系列数字机顶盒产品,有线电视前端处理设备国内领先。

重庆专业的男科医院

不孕不育医院排名

成都专治子宫肌瘤医院

天津白癜风好医院

合肥哪个男科专业

相关资讯